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3月, 2015的文章

091數位悅讀-辦證準備事項

講完了公共圖書館應用的前言,也說了辦證前的一些小提醒,那......就來辦證吧!這一篇文章介紹了辦證前要準備的事項,還有北市圖、南市圖、國資圖的辦證程序,當你把這三家公圖的借書證都辦完後,你也掌握了所有可以線上辦證線上啟用的數位資源了。 全文

090-ExtremeCap 910-錄製電腦操作畫面的簡單設備-硬體開箱篇

這是我錄製微學習的設備,相當的簡單。只有一台老舊的電腦,一部簡單的耳麥加上 OCAM 軟體,就這樣,我錄了幾千段的影片……… 在錄製的過程中其實都會有一些小問題,不過這對熟悉電腦操作的我問題不大,其中最困擾的是收音。我的聲音不大,太靠近會有爆音,距離太遠收音也不好,所以最後發現,扳成這種形狀收音效果最佳 後來錄音錄出興趣,所以買了比較專業的配備。不過這不是用來錄微學習用的,這套設備主要是用來錄製我自己想要玩的播客(Podcast),想說既然要測試,就順便跟專業的比較一下吧! 為了避免噴麥的聲音,我也買了噴麥罩 這組麥克風是心型指向式,收音相當不錯 附間聽耳機孔,隨時可以監測錄音狀況 因為我沒有預算買輸入介面,所以就直接買USB介面囉! 接著主角出場 強調"簡單" 一鍵錄音、快速設置、容易攜帶(沒有攜行袋,所以扣分) 所有的配備在盒側標示的很清楚(不過台灣版還是建議標中文) 台灣製造,唉!越來越少見了,加油! 從這張圖上來看,可以看出不只可以錄桌機、錄筆電,也可以錄製平板,可以用USB、VGA、HDMI和3.5公厘的聲音端子來輸入。簡單來說,影像可以用VGA或是HDMI進入,聲音可以用3.5公厘的聲音端子來輸入。輸出也就是用VGA或是HDMI 包裝很簡樸 體積也不大 整個質感應該還好,沒有特別突出 VGA和HDMI中間的按鈕就是一鍵錄影音鍵 所有的連接端子位於盒子的四周 金屬網的加工不錯 HDMI輸出及輸入 聲音輸出及輸入 使用的是12V 1.5A 一堆很醜的線,不過還算齊全,有誠意 現在比較少人用的USB接頭(多數都改成MICRO USB了) 軟體需要自行下載,一個是設定工具,另外一個是轉檔工具 這張貼紙設計的很好,但是……為什麼不用中文呢? 好了,硬體開箱完畢,等軟硬體整合測試囉!

89-思考科技的應用之前,也該思考科技的應用之後

某天晚上,習慣性的去看一下TED有沒有一些新的影片可以看。無意間,看到這一個標題 "The problem with "trickle-down techonomics" 似乎頗有趣,確又不知道真正的意旨,所以就進去看看吧!看了後只能大推,也因此寫下這一篇文章。 一開始這一段話就很有力量 如果我們對於科技有益之處的看法是錯誤的, 或許它有時反而傷害了我們立意要幫助的社群呢? 做為一個推動科技應用的個人或是公務單位,我相信在一些科技應用設計之初,出發點絕對是良善的。不過可能因為行政決策的時間過短、沒有收集到適當的資訊、忽略了現實環境的狀況……等等因素,設計出了不適當的政策,因此造成反效果,反而傷害了我們要幫助的族群。 把上面那段話推到台灣現在的教育現況,也讓人心有戚戚焉。例如,在近年來資訊融入教學喊得震天價響,而思考資訊融入教學推動的過程中,最快的方法就是透過研習。但是在規劃研習的時候,我們有沒有認真思考, 一場(組)研習的執行後,我們希望帶給老師什麼訊息?這些訊息可以被留駐嗎?有沒有可能在教學現場產生改變?當老師有問題時可以找到支持嗎?還是我們只是想把研習辦完,處理完上級交代的KPI就好了? 長期以來的觀察,我比較悲觀的認為,我看到現在多數的執行機關抱持的是將KPI達成即可的觀念。但我們有辦法苛責嗎?我想很難。因為如果 一開始規劃就只是為了滿足政策的期望,那你只會贏來符合政策預期的數字 。以前我也會在研習前很認真的提出表單請參加研習的老師、校長填寫,希望設計出一個符合教師需求的研習,但是常常結果是失望的。因為參加研習的人如果是被迫來的,他們只想把時間度過,然後回到生活的正軌上,不再被這些擾亂教學現場的政策研習困擾,所以對於額外的請求,反應自然冷漠。但是,雖然狀況是如此,有時候還是可以反轉的,如何反轉呢? 那就是認真對代研習這件事情、並且不再一味相信政策,回歸到教學真正的需求上,那麼你便會贏來老師們認真的眼光。 例如,我這兩年經常去各縣市推動公共圖書館數位應用課程,也曾遇到老師一進研習教室就聊天、縮到角落、或是拿起作業本來改的狀況,我也不怪他們,因為他們並沒有接觸過這個研習的內容,所以認知上,只要人到現場應該就可以了,對這場研習也沒有過多的期望。 這時候,開場前15分鐘就是決定勝負的時間了。在這15分鐘內,我會盡力拉攏願意學

088-公共圖書館辦證前的一些小提醒

如同前言中所說的,目前提供廣義的 ”線上辦證、線上啟用” 的公共圖書館有台北市立圖書館、台南市立圖書館與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三家公共圖書館。和紙本書籍的借閱一樣,當我們需要取用這些公共圖書館的數位閱讀資源前,也必須先辦理這些公共圖書館的借書證。和實體借書證不一樣的地方在於這些證件如果沒有經過臨櫃的啟用,就只能使用數位的資源。 另外,除了這三間公共圖書館之外,其他縣市的公共圖書館也或多或少提供了些數位閱讀資源。我的建議是如果可能的話,先辦理上述三家圖書館的借閱證件,日後,可以接著辦理六都(扣除前三家還有 新北市立圖書館、桃園市立圖書館以及高雄市立圖書館)的借閱證件。因為六都的資源較多,在公共圖書館的挹注上相對就較一般縣市來得豐富。此外,像是高雄市立圖書館由於有大東藝文中心的藝術資源挹注,在藝術方面的數位資源也較其他六都來得豐富,所以我也強力推薦高雄市立圖書館為必須辦證的公共圖書館之一。只不過因為高雄市立圖書館不支援線上啟用,所以當您線上辦完證後,還是得請您來高雄走一趟啟用這張借書證,才有辦法享用這些資源喔!至於其他公共圖書館,可以利用非星期一的時間(一般圖書館週一休館),到該縣市走走,旅遊或是洽公之餘,順便將借閱證辦好。 我想許多人看完上一段文字後一定很想問一個問題-「為什麼善用公共圖書館資源要辦那麼多圖書館的借閱證呢?」,別急,接下來我就要跟各位說明這其中的奧妙。其實,你可以用簽證的概念來思考公共圖書館借書證的辦理。我們如果要去許多國家,就要辦多國的簽證。如果從旅遊的角度來說,去那麼多國家的理由,多半是為了各國迥異的風土民情。正因為多元的文化,旅遊才會更加豐富有趣。公共圖書館的借書證概念也類似,不過申請多個公共圖書館的借書證,可不僅僅是為了觀看多元的數位資源喔!我整理了以下幾個理由供各位參考: 1. 不同的借閱規定:一家圖書館中通常會有很多家數位內容的供應商。不過即便是使用同一家內容提供商提供的電子書,不同的圖書館也會有不同的借閱規則。以下我以HyRead這家電子書籍提供商在台北市立圖書館、高雄市立圖書館、台南市立圖書館以及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可以使用HyRead閱讀器借書)的借閱規則為例,說明各家圖書館借閱規則的差異。(相關規則請見下圖) 當各位看完這些借閱規則後,我接著詢問各位幾個小問題,看看您是否可以從下面的各家圖書館借閱規則中找出一些有利的借書條件來。

087-Maker?Coding?Computational Thinking

玩MAKER時有時會有貪婪的情緒出現,看到一堆元件就想買進來。不過一旦想到課程,就會把這個貪婪壓下去。CODE.ORG處理的是科學與數學。那......我的S4A課程要處理什麼?我問我自己這個問題,後來有了解答。我想我的目標沒有要讓學生當MAKER...... 我的目標是讓學生知道有這種軟硬整合的東西、知道這東西可以跟以往的運算式思考做聯結、知道要處理一件任務之前,必須整理所有能夠找到的資訊,逐步的破解未知的問題。 所以這樣課程的聯結就出來了 現象 解構 對個別範例的了解(可以是看程式碼,也可以是了解各項元件的功能(已知的、未知的) 問題 線索 試做與調整 重新組構 因此,其實我的課程只要一塊簡單的S4A+SENSOR BOARD就可以玩了,學生在家要自己玩,也可以用最簡單的組合來嚐試,以後或許要再做進一步的發展時,就可以自行依據自我需求發展,學校就是開個頭罷囉! 目前我整理出的課程重點如下: 實做奠基、出題、討論、試做、資訊搜尋、建立自己的參考資料庫、呈現 也謝謝之前被我騷擾的各位達人,因為各位的不吝指教少走了很多的冤枉路。不過也像鍾昌宏說的,認真研究完後,決定忘了達人建議完整的規劃,然後依據自己的初心與想法,慢慢去建構自己願意投入的課程架構。會不會失敗,或許會,不過,也是一種動人的景色,因為有自己初心逐步實現的感覺。

086-用手機做另類閱讀

昨天,我去一所學校講公共圖書館的數位資源應用,很高興的是原本有老師還是在改作業簿,但是發現公圖的資源好用之後,紛紛停下改作業簿的動作操作起電腦來。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一些屆退老師,好像發現了桃花源一般,紛紛的問起問題。其中最有趣的問題是「手機怎閱讀數位資源?」 那原本不在我授課的範圍內,而且電子書的閱讀與手機上資料的閱讀屬性也差異很多。不過既然前輩問了,那總得快速讓他們可以了解其中差異。我翻了翻我的手機,發現用聯合報的”瞧瞧”app是個好的起點(雖然我個人偏好使用flipboard,不過作為起點瞧瞧親和很多) iOS ANDROID 手機,因為天生畫面的限制,所以比較適合讀文字加簡易的圖,而且畫面不宜固定,最好可以依據手機畫面調整大小。而且手機上的社交功能常被使用,所以,適當的轉文機制應該是要有的。也因此資訊在手機上閱讀後,可能還會有傳播、整理、衍生的可能,而且通常並非用來閱讀雜誌類的數位刊物。 接著來看看瞧瞧 一進入就會推薦你看一些主題,如果不喜歡,可以按 x 關掉 關掉後按  + 開始訂閱 各種主題已經有專人將你分類好了,基本上就是將網路上一些著名的部落格做好分類,讓你透過訂閱,隨時將最新的文章標題放到你的手機,再讓你自己決定要不要觀看 例如我選了個”家有小寶 "的主題進入 看到黃醫師的部落格,我決定訂閱它,於是我按了 + 按鈕 他會去抓幾篇部落格的文章,讓我看看標題,如果我決定觀看,點進去就是 右邊的A+是放大字體,相對的就是縮小字體,不用擔心老花眼的問題 看到好文章,可以按下A+左邊的符號來分享 透過這個工具你就可以隨時掌握最新,也未必會出現在紙本上的網路訊息 結語 這只是數位閱讀的一小步,所以數位閱讀絕對不只有電子書的觀看。我在上公圖課程時一定會告訴老師,公圖資源只是一小塊,廣大無邊的資訊還是存在於網路,至於你怎麼找到它、應用它、把它加入你的知識結構內,那又是另外一番有趣的故事了。

85-一個想法,電視棒在家庭的教育應用

最近幫家人買電視,剛剛好有個搭售專案,所以就莫名其妙的多了一根 電視棒 原本也沒有想很多,不過剛剛看了一下電視棒的規格 呵呵!有趣喔!有趣在哪了 支援  Flash, 那我那些公圖的繪本資源都可以用了,而且不用使用電腦(新版的Android已經把這項功能拿掉了) 而且這根電視棒是個完整的Android系統,也就是說Android的App資源我都可以用 提供 專用遙控器 、可以用 滑鼠遙控 也可以用手機遙控,這個對於一般習慣使用遙控器的人是利多 有兩個USB PORT可以擴充,家上鍵盤與滑鼠, 想要把它當作精簡電腦操作的人也OK! 支援DLNA和AIRPLAY,也就是說主要行動裝置影音播放是OK的 支援32G記憶卡 那,在家庭怎麼用,我們可以思考一下在家裡的公共空間擺放一個支援HDMI的螢幕+這個電視棒好囉! 可以用來看公共圖書館資源、可以當作簡單的電腦使用,因為支援APP加上有記憶卡,可以離線觀看電子書 具備和PC不同的APP教育資源 搭配鍵盤與滑鼠,使用一般網頁應該也OK!也就是說,拿來作線上學習應該也是沒問題的 重點是 比電腦便宜多了,扣掉螢幕( 剛剛在PCHOME查一下,支援HDMI的螢幕約4500起跳,23吋 ,以後勢必會更便宜),只要2K內就能搞定。 所以像這樣的東西,應該可以有很多用法。不管是家庭、學校簡報空間、教室、圖書館,都有一些可能性,或許大家可以延伸思考一下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