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2月, 2014的文章

068 別讓老爸不開心-智慧手機應用篇

原本我的老爸在我精心的策畫下,開心的用著我買給他的ZENFONE5 用的是簡單模式 不管是打電話、看簡訊、用計算機、看地圖、拍照、上網、微信、聯絡人 的應用,老爸都可以在最簡單的步驟內完成 不過,因為老人家覺得裸機有點難握住,所以就去買了個智慧皮套 沒想到這個皮套就是災難的開始啊!裝上智慧皮套後,他會順便開啟ASUS皮套功能 但是,用不到三天,竟然……軟體當機,所以整台機器都不能進入操作模式,老人家心一慌,SIM卡密碼也輸錯了,所以卡片也被鎖了 我本來想說,這個應該不難解,回復系統預設值就好囉! 這裏有教學 但是沒想到華碩軟體設計的太強了 我先試做 FACTORY RESET 失敗……….. 再做RECOVERY WIPE DATA/WIPE CACHE 又失敗……. 搞到後來只有送去皇家俱樂部,並且去中華電信處理SIM卡才解決 所以送修回來後我們做了幾個處置 回到簡易模式,拒絕惱人的智慧皮套 做好設定後備份一份初始狀態,以備不時之需 幫老爸管理GOOGLE資料,避免本機資料遺失 智慧真的好嗎?沒有一定的答案。不過可以確定的是,智慧真的要看自己的使用狀況來決定,而且系統也要穩定。不然發生像我老爸這樣的機王狀態,可真會讓老爸不高興啊! 還有有人說幹嘛不去買老人手機,你去問10個老人,應該多數都會跟你說,他要....."智慧手機",特別是嚐到甜頭的老人,早已經是回不去了,瞭嗎?

067-從教師的教室需求來思考小筆電的選擇

這是第200篇博客(部落格)了,所以當然要來寫點特別的,而且又有利於解決困惑的文章。最近我們學校因為產學合作,所以有機會可以為參加計畫的同仁買進一些筆電,不過因為人數眾多,預算有限,所以買進的筆電大概不會是可以直接用於完整工作的筆電,而是更便宜一些的"小筆電"。 這些筆電雖然便宜,但是還是要符合以下需求 可以簡單處理同仁們的教學工作 攜帶方便 電力夠 可以無線將視訊及聲音投影出去 重量輕,必要的時候可以拿他來做遠端遙控裝置 沒想到我在調查產品的過程時,順便將我的心得丟上我的社群網路,竟引發了熱烈的討論啊!所以,我想我有必要做完成的闡述,並且詳細說明我們的需求 教學工作需求 可以使用教學光碟(多數教學光碟需要安裝) 列印,可以輕鬆連結學校印表機 (目前CHROMEBOOK支援的印表機可以選 HP的 P1102W ,便宜又大碗,行動裝置也支援) 無線網路應用,要能夠連結全市的無線網路,這樣子才能跑到哪裡用到哪裡啊!( 早期CHROMEBOOK無法通過ARUBA AP的認證,最近可以了,但是不穩 ) 慣用軟體要能夠使用(有很多人試圖去修改大家的使用習慣,但是非一朝一夕可成) 支援Flash、Java(蘋果、機器人、四色飛盤(Chrome),目前都沒指望) 支援公共圖書館資源的應用程式(也幾乎都要安裝) 攜帶方便 1.2公斤以下 鍵盤和主機可分離 鍵盤與主機容易結合 電力夠 以老師的使用來說,上下午各3小時是基本需求,可以連續使用8小時以上更優 可以無線投影 支援MIRACAST(WIDI)、Chromecast、AirPlay 支援鏡射 可以允許少許Lag,但不能影響教學(畫面差個幾個畫格可以接受) 接收器與轉接器 需要處理一般教室投影機都用VGA的問題,所以大概要再買 接收器,建議買微軟認證過的產品( 參考一下 ), HDMI轉VGA的轉接盒 (謝謝張哲剛老師提供訊息) 要處理音效問題 建議可以直接接到教室的擴大機去 重量輕 600克以下(過重的話拿著會很累) 支援觸控+縮放(這在教學上很方便) 點擊要順暢(我最近就發現點康軒英語光碟時要熟悉一下觸控財點得到),其他光碟不知道有沒有類似問題 目前只要是Win8的小筆電,原則上都符合上面的需求

066-從小米盒子說到數位應用

事情忙完後,開始有時間再去研究小米盒子。因為同事的提醒,知道不ROOT也可以滿足觀看影片需求的做法。不過,更有趣的是-中國內地電視台的記錄片和公開課程,也是異常的豐富阿,不只豐富,連外國記錄片的字幕都整理好了,不愧是有10多億人口的全球最強字幕國。 今天早上,剛剛好翻到一代宗師記錄片。電影版的一代宗師中梁朝偉的帥勁自然不在話下,但是記錄片版的一代宗師中王家衛對武術的癡迷,也是相當的帥阿!他說了一句很有趣的話「武術,稱之為功夫,因為就是時間的累積阿!」以前沒有聽過這樣標記武術的,所以為之一凜。 看著看著也讓我想到,當我們都在喊全球是平的的時候,在教育現場的教師,資訊接收度有沒有因為工具的提昇也增加了呢?不管是在專業層面的,還是在生活層面的,有沒有因為媒體更貼近,更能從廣泛的資源中發現更多學習的相關性與多元性?還是依舊在既有教材的範圍內打轉? 例如我喜歡的中國 TED-一席,裡面就有很多素材可以跟台灣的現況或是某個時代狀況對相對比較,三峽有藍染,中國有藍印花布,兩個的形成背景,還有中國在圖騰設計與生活禮俗對應中的種種思考,都很適合給孩子的學習加深加廣的應用。這種加深加廣,評量看不出來,但是會慢慢形成對照的觀點,擁有比較文化觀點的孩子,要沒有國際觀,很難。 所以上次去台北授課,與其說是講數位閱讀或是講公共圖書館的數位資源應用,倒不如說是和大家一起思考,所謂的數位落差,已經不只是停留在工具面與技術面的思考,而是資訊接收的廣度與生活、工作的加乘。 每個人對於資訊接收的需求不同,對於工具的應用各異,如何在廣瀚的數位汪洋中,取一瓢數位資訊獨飲,這也是我們在資訊素養之外,重要數位應用議題阿!而且這種議題已經不僅僅是資訊融入學習,而是資訊融入各種生活議題了。

065我的學生是外國人

我有個學生是韓國人,今年剛轉進來,比較慘的是他的中文和英文都要加強 一個韓國人上中文的電腦課程是很痛苦的,而且所有的電腦應用環境又全部都是中文會更痛苦,身為一個電腦老師,自然會想要幫他想想辦法,所以我有了以下的想法 幫他把桌面應用環境改成韓文(不過這個會影響其他學生,所以後來我將設定限定在瀏覽器。如果是使用CHROME OS,改瀏覽器也等於是改桌面環境了) 協助處理輸入法 動工 1.請學生登入自己的Google帳號(用CHROME瀏覽器),點選右上角小人圖示,再點選帳戶 點選語言旁的繁體中文 點選韓文 如果會怕改不回來,或是也希望學生可以使用中文,在"你會使用的其他語言"選項選擇 "選取語言" 點選繁體中文 主要介面都改成韓文了 搜尋引擎也要改的話,可以在搜尋介面登入GOOGLE帳號 需要使用韓文鍵盤時,點選鍵盤,出現韓文囉!   不止外國學生,對新移民也是很好用的啦~~~~ 如果是一台專用電腦,改法就不是這樣囉!不過那個在電腦教室情境應該不會出現,所以Pass

064-小米血壓計,一個很好,但是還不夠好的血壓裝置

前一陣子,因為希望可以稍微了解一下父母的健康狀況,所以就買了一個小米血壓計+一隻紅米NOTE手機,後來又買了ASUS的ZENFONE5和小米路由器 MINI。 目前的設計是 利用小米路由器MINI,將目前我的無線網路導入到父母的生活空間(我家有四層樓,無線網路在4樓,父母生活區在1.2樓),透過簡單的 WPS設定,目前全家都在無線網路的覆蓋範圍中 ASUS的 ZENFONE 5是因為用了一陣子的紅米NOTE後發現,其實就UI還有使用環境的智慧調校來說,華碩設計的手機好很多,所以即便表面規格是紅米NOTE遠勝華碩,但是實際使用下來,效能、反應速度,還有老爸重視的拍照品質方面(特別是近拍),我個人覺得華碩完勝,所以老媽用紅米NOTE(因為血壓計一定要搭小米系列,不然我會考慮換成台灣雙A),老爸我就買華碩給他,目前兩老使用上都還算滿意。我的理想算盤是因為老爸比較喜歡玩些有的沒的,所以將他的環境換成網路+智慧型手機(對了!還有第一代iPad,看YouTube還是很厲害的),這樣子應該有機會更豐富老爸的生活,甚至讓他以往需要透過傳統電信工具的溝通方式,慢慢轉換成即時且簡易的INTERNET工具。只要是使用者,學習資訊應用都是一樣-“用進廢退",所以我也希望慢慢的健力使用習慣到兩老的生活中。當然這種使用習慣的建立並不是刻意的,而是基於生活中的需求(有些是未發現的需要)而建立。 接著來說說我為何覺得小米血壓計不錯,但是還不夠好的原因(如果各位想要看看開箱測驗, MOBILE01 上有一篇蠻完整的,不過請注意, 寫文章的人是比較熟悉行動裝置操作的玩家,而不是銀髮族,無論是生理狀況或是背景知識都有很大的差異 ) 在血壓計的 首頁上 呈現的意象應該是簡單好用,而且似乎可以照顧家中成員的血壓量測需求(這裏指的應該是沒有經過特別訓練也可以理解的使用方式),不過實際使用狀況似乎不是如此,我們先來看看硬體方面: 我們假設子女可以處理好多數的軟硬體設定,那麼剩下的就是,父母的日常應用。在應用上,官方建議是量完血壓要將手機移除,避免吃完血壓計內建的電池容量。所以一定會有"插拔"動作 如果是一般USER的使用,插拔動作應該做到"輔助"與"防呆" 可惜的是,這個裝置都沒做到 MICRO USB有方向性,也沒有引導

063 線上切割PDF

情境:我遇到一個狀況,校長交給我一份文件,要我在晨會上跟老師報告。不過文件很長,我並不需要這麼長的文件,所以我需要切割PDF檔 工具 SMALLPDF 使用方法 點選上方連結進入網站,可以看到他的功能應有盡有,簡直是PDF的工具大全阿! 點選SPLIT PDF 把檔案拖到虛線處(或是使用下方的Choose file來選擇檔案) 選擇你需要的頁面,可以使用SHIFT連選 選好第一及第二頁 點選 Split Pdf切割 等他處理完後,可以點選Download File Now 下載

062 線上 OCR(文字辨識)

情境: 最近學校英文網頁要改版,不過以前的網頁只有圖片一張,既然要改版,我們希望可以以文字和新圖片來重新建構 所以我們需要 擷圖工具 OCR軟體(考慮盡量不安裝軟體,所以 用線上OCR ) 來將圖片的文字處理成純文字 我們的 網站 擷圖工具使用WIN7內建軟體 擷出的圖 到 線上OCR網站 , 步驟一:用UPLOAD FILE選擇檔案 步驟二選擇語言和輸出格式 步驟三輸入驗證碼按下 ENTER自己轉檔 可以下載檔案,也可以直接COPY 另外,福音是中文辨識也支援喔! 隨便玩一張名片好囉!用手機簡單拍一下 掃描 免費的應該可以接受啦!

061-持續性的照顧器材

因為發病當時的癱軟,所以母親的腳有點扭到了。加上晚上是老人最容易出事的時候,甚至連房間到廁所的短短距離都可以出事情,偏偏老人家每晚都得去廁所兩三次。所以在老爸的建議下,我們到" 杏一 "買了ㄧ個坐式的馬桶,希望在她腳康復前及身體狀況不穩定的時間,可以避免夜間的移動 這種坐椅其實不貴,要去買之前我們先量過房間尺寸,買了後才不會說搬不進去預設的位置。另外,我們買的是固定式,雖然有輪子的有付固定裝置,但是顧及病人身體的穩定性,我們還是買了比較不能移動的固定式來讓母親使用。 坐椅坐起來其實頗舒適,寬度也夠,有附蓋子。 下方有個塑膠桶,可以早上取出傾倒,也算方便。 另外平時和晚上還有個問題,就是叫人的問題。有時候病人跟照顧的人睡在一起,可能會彼此干擾,但是又擔心離得太遠會聽不到叫喚。以前我們用的是一般的鈴鐺,那種鈴噹有時候距離太遠或是聽覺較差一點,就可能會聽不到。我的心中也一直惦著這個問題,希望能夠找到好的解答。後來想到用"無線" "叫人鈴"的關鍵字搜尋一下,果然 Google大神很厲害。我就順利找到一個距離夠遠,也夠靈敏的 無線門鈴 發射器體積很小,可以放在口袋裡,傳輸距離也長,我們整個透天厝幾乎都在它的接收範圍內。喜歡研究的老爸,甚至拿到我們這一排房子的最邊緣試,訊號還是收得到。所以我們就請母親隨身帶著這一個發射器,有什麼問題就可以呼叫我們。 接收器可以移動,體積也不會很大。所以照顧的人如果需要在不同的樓層做事(例如煮飯),也可以帶著他,以便不時之需。我家老爸開玩笑說,老婆照顧了他一輩子,這段時間,他保證隨傳隨到啊~ 另外還有一個用途也可以試試,我老爸有點重聽,所以有時叫他也都聽不到。現在有了這一個,應該就不會漏接了。 家裡一個人生病,或許會讓家裡氣氛感覺比較沉重。不過,這次母親生病,感覺平日都很忙碌的兄弟姊妹也熱絡起來,父母親的對話也變多了,平常盤據書房的我,也三不五時會去跟老媽聊聊,小孩也會不時去探望一下阿嬤,也算是另外一種收穫吧!

060那一天,差點失去熟悉的味道

寫這篇文章之前我猶豫了很久,後來還是決定寫出來。因為我愛我的父母,我想其他子女也是。如果我們因為一時處理不當,造成了父母生命的問題,那種遺憾,會是刻骨銘心之痛,所以即便涉及到個人的隱私,我也決定把這篇文章寫出來。 12/1日早上,我剛睡醒,老婆急著叫我到樓下去。因為我的母親頻冒冷汗。因為母親有時會血糖過低,所以她叫我家小孩下去拿顆糖果給她吃( 其實這不對,我們應該先檢測血糖高低,當天其實已經高血糖了,吃了糖果血糖更高,達到360幾 )。但是狀況似乎沒改善,母親越來越虛弱,面無血色,後來甚至當我試圖扶她到椅子坐下時,她就全身癱軟坐在地上了。 我那時候緊急找救護車過來,消防員問我血糖值多少,我…..答不出來,因為我沒用過。( 母親返家後我就跟父親開始研究血糖機,因為這個在送醫時很重要,最少可以先判斷血糖值高低 ) 運氣很好的是,消防隊離家很近,所以救護車很快到了。接著就是,要送去哪家醫院急救…,母親的病歷都在長庚,直覺上我會送長庚,但是消防員建議我,送 802醫院 ,因為上班時間不塞車,能比較快處理這個狀況( 聽從專業人士的指導比較好,因為澄清路上班時間很擠 )。我想我之前不想去軍醫院的因素是因為我的刻板印象,老是認為軍醫院的素質不如教學醫院,但是這次住在802醫院不論醫護素質,或是住房設施及服務狀況,都讓我十分讚賞,甚至以後評估將母親照護都轉到802去。 去到802之後,先緊急做了安置,和長庚比起來,最少我們不用窩在冷冷的長廊。院內的醫生與護士也都快速的做了處置。但這個時候,醫生神情凝重的跟我說要趕快住院,因為血紅素降到5點多。我那時候本來還想幫她轉院到長庚,但醫生說,不行,要快處置,他也拿了份病危通知書要我簽名。 "病危通知書"`,我有點嚇到了。不過也聽從了醫生的建議,因為再轉去長庚也來不及,更何況,長庚的病房很難排,我沒有把握可以讓母親得到一個比較好的住院環境,之前父親住院,我們是待在急診,一直到回家都沒進過病房。( 所以要擠教學醫院前,要多想想,會不會比現在醫院的狀況好。這種思考包括 病人是否可以移動?病人的休養環境?需要長期抗戰時的照顧環境?交通環境 ) 住進802後開始進行輸血及各項控制,主治的醫師和護士也都能跟我們做完整的溝通( 不要怕問醫護人員,各種檢測數據要做記錄,疑惑要澄清 ),在住院的當時我也想到要利用工具與有醫護背